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幕精品 _久久狠狠婷婷_黄色精品一区_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懷仁市人民政府

索  引 號: 000014349/2023-00812 主題分類: 國土資源、能源、城鄉建設、環境保護
發文機關: 懷仁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成文日期: 2023年12月01日
標      題: 懷仁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懷仁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的通知
發文字號: 懷政辦發〔2023〕68號 發布日期: 2023年12月02日
是否有效: 有效
懷仁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懷仁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的通知


各鄉鎮(街道)人民政府(辦事處),懷仁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市直各有關單位:

《懷仁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

懷仁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2023121

(此件公開發布)

?

懷仁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

2021—2025年)

?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黨的二十大精神,促進本市礦業持續、健康發展,指導和規范本市礦產資源管理,提高礦產資源保障能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構建資源節約型與環境友好型社會,全面深化改革,推進資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轉變,保障區域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根據相關法規和文件精神,本著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基本原則,在認真總結上輪礦產資源總體規劃經驗和執行情況的基礎上,全面分析了懷仁市礦產資源勘查與開發利用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立足新起點,適應新形勢,按照懷仁市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的要求,對全市礦產資源的勘查、開發利用、綠色礦山建設、環境保護及協調發展等進行統籌規劃,編制本《規劃》。

本《規劃》的規劃期與省、市級礦產資源總體規劃相一致,以2020年為基期,規劃期為2021—2025年,展望到2035年。

第一章 ?現狀與形勢

一、自然地理與社會經濟概況

懷仁市地處雁門關外,大同盆地中部,位于東經112°45′56′′至東經113°26′40′′,北緯39°36′58′′至北緯39°57′24′′之間。最東隔大頂山與大同市云州區、渾源縣相望,西依洪濤山與左云縣為鄰,南與應縣、山陰縣相接,北與大同市毗連。懷仁市東西長約57km,南北最寬處39km,總面積1234km2。其中平川占70%,山區占24%,丘陵、坡地占6%。地形呈西北、東南傾斜,東西高、中間低、似一槽形。境內西部為山區,主要山峰有清涼山、臺墩山、兩狼山,海拔最高1854m,最低964.9m,平均海拔1085.7m。中部和東部為平川,屬大同盆地組成部分,占全市總面積的77%

懷仁市屬于北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年溫差大。冬季寒冷干燥,降水甚少;春季回暖快,多大風沙塵天氣;夏季溫度高,雨量集中;秋季氣溫下降明顯,降水日趨減少,秋高氣爽。年平均氣溫7.9℃,最冷月平均氣溫-9.2℃,最熱月平均氣溫22.7℃;年平均降雨量367.0mm,其中4-9月降水量323.9mm,占全年降水量的88.3%;年平均相對濕度48%,最小相對濕度19%;年平均無霜期141天;全年日照時數2862.0小時;年平均風速2.4m/s;年平均蒸發量2028.8mm;年雷暴日數37.8天。

懷仁市境內有桑干河、渾河、大峪河、小峪河、鵝毛河、口泉河等15條河流,均屬海河水系,均為季節性河流,桑干河左岸河流主流向由西向東,桑干河右岸河流主流向由東南向西北。

懷仁市北距大同市20km,南距朔州市96km,有著聯結同朔、溝通東西的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北同蒲鐵路、大西高鐵、大運高速公路、208國道、大運二級公路穿境而過,境內還有9條煤炭專用鐵路支線。同時懷仁市與周邊縣市,縣城與各鄉鎮之間均有公路相通,構成了四通八達的運輸網絡,交通便利。

懷仁全市轄3個街道、3個鎮、5個鄉,共計22個社區,156個行政村。2020年底全市常人口為35萬人。懷仁市是朔州市經濟強縣之一,懷仁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25.5億元,同比增長10.1%;第三產業增加值95.7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42.4%;工業增加值85.7億元,同比增長9.6%;固定資產投資68.8億元,同比增長14.6%;公共財政收入9.16億元,同比增長66.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71.2億元,同比增長7.1%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40元,同比增長7.3%;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3030元,同比增長7.2%

二、礦產資源概況及礦業發展現狀

(一)礦業經濟發展現狀

截至2020年底,共發現22種礦產。其中,有查明資源量的礦產4種,礦產地33處。煤炭資源和石灰巖資源相對豐富。根據近年來的資料表明,截至2020年底,全市累計查明煤炭資源量388378.2萬噸,保有資源量256716.4萬噸;累計查明水泥用灰巖資源量14056.74萬噸,保有資源量12976.7萬噸;鋁土礦資源量588.6萬噸;鐵礦資源量25.79萬噸。

(二)礦產資源概況

1.礦產資源品種單一,煤炭產業占絕對地位

目前,懷仁市境內已發現的22種礦產資源。其中資源量較大,開采歷史較長的主要是煤炭和石灰巖資源,其次是耐火黏土和磚瓦黏土。煤炭資源的客觀賦存造成了煤炭開采在礦業經濟中占主導地位。

將主要礦產資源介紹如下:

1)煤炭

煤炭是全市最主要的礦種,煤類主要為氣煤和長焰煤。含煤面積約140km2,分布于境內西部地區。

2)石灰巖

賦存于寒武系中上統及奧陶系中統地層中,主要分布于本市西部。礦石品位達石灰巖工業要求,可作為水泥用原料和建筑用 石料,為我市優質石灰巖礦。

2.礦產資源分布相對集中,便于規模化開采

在懷仁市境內,煤炭資源和石灰巖資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山區,鐵礦資源主要集中在西南部山區,資源賦存相對集中。這為規模化開采和集中管理提供了基礎條件。尤其是煤炭資源,基本形成了區域開采和運輸中心,成為省內主要的煤炭集運地之一。

3.礦產資源質量差異較大,加工利用潛力較大

礦產資源質量不穩定,就地利用難度較大。本市開采的煤質差異較大,洗選加工的空間較大;但受區域水資源的影響,煤炭就地利用率不高,基本需要外運。礦產資源賦存的客觀性和質量不穩定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本市產業的均衡發展。

(三)礦產資源調查評價及勘查現狀

1.基礎地質調查

截至2020年底,懷仁市125萬區域地質調查和120萬區域地質調查已全面完成。但尚未全面完成15萬區域地質調查,基礎地質信息與礦業快速發展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異。

對已發現的22種礦產資源已進行了不同類別的勘查,重點對煤、鋁土礦、鐵等3種礦產進行了評價與勘查。

2.探礦權設置情況

截至2020年底,懷仁市已沒有有效的探礦權。

3.主要礦種的勘查程度

1)煤炭資源

懷仁市煤炭資源豐富,主要分布在懷仁市西部,與左云縣交界處。截至2020年底,全市累計查明煤炭資源量388378.2萬噸,保有煤炭資源量256716.4萬噸。

山西省大同礦區懷仁縣魏家溝詳查區(懷仁段)

勘查區位于大同市西南約37km,懷仁市鵝毛口鎮西約1.2km處,行政隸屬懷仁市鵝毛口鎮。

東界無勘查區,南界為山西省大同礦區懷仁縣鵝毛口Ⅰ-Ⅲ勘查區,西界為山西省大同礦區塔山井田勘查區,北界為山西省大同礦區塔山井田勘查區和山西省大同礦區北部石炭二疊紀勘查區(南郊段)。

勘查區范圍內現有大同煤礦集團挖金灣虎龍溝煤業有限公司1個采礦權。

山西省大同礦區懷仁縣鵝毛口Ⅰ-Ⅲ

勘查區位于懷仁市鵝毛口鎮西部1.5km處,行政隸屬懷仁市鵝毛口鎮管轄。

東界為山西省大同礦區懷仁縣鵝毛口區勘查區,南界為山西省大同礦區懷仁縣鵝毛口區勘查區和山西省大同礦區懷仁縣小峪勘查區,西界為山西省大同礦區懷仁縣鵝毛口區勘查區,北界為山西省大同礦區懷仁縣魏家口詳查區(懷仁段)和山西省大同礦區塔山井田勘查區。

懷仁縣鵝毛口Ⅰ-Ⅲ區為獨立的勘查單元和上表礦區。勘查區范圍內現有山西懷仁聯順璽達柴溝煤業有限公司1個采礦權。

山西省大同礦區懷仁縣鵝毛口

勘查區位于懷仁市西部邊緣和左云縣水窯鄉交界地帶的云西街道的石井村。地處大同煤田石炭、二疊系的中東部,橫跨鵝毛口河灣南北兩岸。

北部為山西省大同礦區塔山井田勘查區、東部為山西省大同礦區懷仁縣鵝毛口Ⅰ-Ⅲ區勘查區、南部為山西省大同礦區懷仁縣小峪勘查區,西部為山西省大同礦區右玉縣左云南勘查區(左云段)勘查區。

懷仁縣鵝毛口區為獨立的勘查單元和上表礦區。勘查區范圍內現有大同市焦煤礦有限責任公司1個采礦權。

山西省大同礦區懷仁縣鵝毛口

勘查區位于大同煤田東中部的邊緣地帶。

勘查區北西部為山西省大同煤田懷仁縣鵝毛口Ⅰ-Ⅲ區,南西為山西省大同礦區懷仁縣小峪勘查區。

勘查區范圍內現有大同市焦煤礦有限責任公司一礦1個采礦權。勘查區內北部有新裕礦(已關閉礦山)。

山西省大同礦區懷仁縣小峪勘查區

勘查區位于朔州市懷仁市、大同市左云縣境內。東距懷仁縣城11km,行政區劃屬懷仁市。

勘查區內設有2個采礦權,分別為山西懷仁中能蘆子溝煤業有限責任公司與山西懷仁中能蘆子溝何家堡煤業有限責任公司。

山西省大同礦區懷仁縣小峪井田

勘查區范圍約等同小峪采礦權范圍,東西長約4.5km,南北寬約4.3km,面積15.1466km2

井田東部為山西省大同礦區懷仁縣小峪勘查區、南為山西省大同礦區懷仁縣王坪井田勘查區;西為山西省大同礦區吳家窯勘查區(懷仁段)和山西省大同礦區吳家窯勘查區(左云段);北部為山西省大同礦區左云縣東溝井田勘查區。

山西省大同礦區懷仁縣峙峰山井田

勘查區位于大同煤田東中部邊緣地帶,懷仁市西南約30km的中山區,行政區劃隸屬懷仁市吳家窯鎮管轄。

北部為左云縣吳家窯勘查區(左云段占用),西部為左云南勘查區(左云段),東部為吳家窯勘查區(懷仁段)和左云南勘查區(懷仁段),南部為左云南勘查區(山陰段)。

山西省大同礦區懷仁縣吳家窯勘查區(懷仁段)

勘查區東西寬2.7km,南北長2.8km,位于懷仁市吳家窯鎮北部,行政區劃隸屬懷仁市吳家窯鎮管轄。

勘查區內只有山西懷仁南窯晉通砂石煤業有限公司且礦山范圍和勘查區范圍一致。

山西省大同礦區懷仁縣王坪井田

勘查區位于懷仁市西南30km處,行政區劃隸屬懷仁市新家園鄉管轄。

勘查區內只有山西朔州王坪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1個采礦權。

山西省大同礦區懷仁縣左云南勘查區(懷仁段)

勘查區位于懷仁市吳家窯鎮。行政區劃隸屬懷仁市吳家窯鎮管轄。

勘查區范圍呈一不規則多邊形,東西長約2030m,南北寬約1920m,勘查區面積為5.2km2

北界與王坪井田勘查區、吳家窯勘查區(懷仁段)相鄰,西界與峙峰山井田勘查區相接,南界與左云南勘查區(山陰段)為界,東界為石炭系煤層賦存邊界。

2)非煤礦產資源

懷仁市非煤礦產資源較豐富,主要有水泥用灰巖、鋁土礦和鐵礦。主要分布在懷仁市西部山區煤炭資源外圍。

截至2020年底,累計查明水泥用灰巖資源量為14056.74萬噸,鋁土礦資源量為588.6萬噸,耐火黏土資源量為58.8萬噸。

根據懷仁市礦產資源礦種分析,煤炭總體勘查程度較高,非金屬礦勘查程度得到進一步提高,金屬礦勘查程度整體較低。

(四)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現狀

截至2020年底,全市已開發利用的礦種有3種,開發礦產地31處。現有礦山31座,其中大型礦山7座,中型礦山5座,小型礦山19座。各礦種開發利用情況如下:

1.煤炭:懷仁市已開發利用的最主要礦種,現有大型礦山6座,中型礦山5座,其中包含綠色礦山2座。煤炭保有資源量255981.4萬噸,年產原煤1728.9萬噸。各煤礦礦井采區回采率達到80%以上。

2.石灰巖:懷仁市開發的主要礦種,現有大型礦山1座,小型礦山18座,水泥用灰巖累計查明資源量14056.74萬噸,年產原礦367萬噸,主要用于民建和道路建設。

3.鐵礦:現有小型礦山1座,累計查明資源量32.8萬噸,保有資源量25.79萬噸,年產5萬噸。

(五)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與土地復墾現狀

礦山地質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制度基本形成,礦山企業礦山地質環境保護意識逐步增強。截至2020年底,全市因采礦活動造成的土地破壞主要表現為地面塌陷、地裂縫和露天采礦場對土地資源造成得破壞,據不完全統計,共造成破壞土地面積5859公頃,已治理復墾土地面積1384公頃。

(六)上輪礦產資源規劃實施情況評估

1.取得的成效

1)礦產資源勘查取得一定成效,資源保障能力有所增強。

2)礦產資源開發秩序明顯好轉,開發利用結構得到優化。

上輪規劃期間,懷仁市采礦權基本上分布在鼓勵開采區內,礦山布局合理性顯著提高,盜采、亂采現象得到有效遏制。逐步關閉不符合法定條件、環境污染嚴重、開采規模達不到最低開采標準、存在安全隱患的礦山,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結構得到優化。

3)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和土地復墾工作進展順利,綠色礦業發展穩健推行。

上輪規劃實施期間,懷仁市較好地執行了山西省和朔州市關于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和土地復墾的法律法規要求,按要求建立了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制度和管理體系,基本落實了恢復治理方案和土地復墾方案編審制度。

4)礦產資源管理工作有序開展,礦政管理能力顯著提高。

上輪規劃實施期間,懷仁市在礦政管理方面積極推行規劃要求的各項任務,嚴格執行山西省和朔州市礦政管理要求,已初步完善礦產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探索建立了適合本市礦產資源特點的礦業權市場,礦產資源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有了較大提升,有效地規范了懷仁市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秩序,較好維護了國家權益,保障了當地居民的利益,為懷仁市礦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較好的社會環境。

2.存在主要問題

懷仁市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結構仍以小型礦為主,全市現有礦山31座,小型礦山比例達61%,礦山生產集約化、規模化水平不足,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水平不高,開發利用結構有待優化。

三、礦業經濟發展現狀

十四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必須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全面推進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產業結構調整將是全省經濟工作的核心,區域發展必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挑戰。經濟社會發展對礦產資源的需求也必將發生轉變。本市作為全省經濟強縣,產業轉型、社會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對礦產資源的要求也會發生變革。

據預測,規劃期內本市主要礦產的需求量將繼續保持,煤、石灰巖等4種礦產的需求量將趨于穩定;石油、天然氣、鉀鹽等礦產屬本市的短缺礦種,需長期依賴進口或外地購入,其它一般礦產將根據市場需求平緩增長。

按照《朔州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全市煤炭產量控制在2億噸。因此,煤炭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將是本市十四五的工作重點。規劃期末,懷仁市煤炭資源年產量應控制在2000萬噸以內,以保證全市原煤產量得到有效控制。

四、存在問題和面臨形勢

(一)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結構仍不合理

雖然響應省委、省政府的號召,經過資源整合,本市煤炭資源開采主體以大型企業集團為主,小礦數量大大減少,礦山結構明顯改善,但實現與資源量規模相適應的規模化、集約化開采的任務仍十分艱巨。同時,需進一步開展非煤資源整合。

(二)礦產資源利用效率不高

大中型礦山資源采選回收率、綜合利用率、資源深加工水平整體提高。但部分石灰巖礦產資源利用方式仍然粗放,采富棄貧、采易棄難、采礦方法落后、回采率低等浪費資源現象比較普遍,綜合開采、綜合回收、綜合利用率需要進一步提高。

(三)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較難

礦業開發強度大,開采歷史悠久,以煤炭為主的礦業開發造成的礦山生態環境惡化及對水資源、水環境的影響破壞問題突出,但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時間短,歷史欠賬多,恢復治理率低。同時,各類采石場對山體破毀嚴重,地質災害隱患較多。

第二章 ?指導原則和目標

一、指導思想

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牢記領袖囑托、踐行初心使命,堅持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新發展理念,緊密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服從服務于生態安全和資源安全兩個大局,以提高礦產資源保障能力為目標,以推進資源合理利用與保護為主線。按照省第十二次黨代會部署,從本市社會經濟發展和礦產資源賦存、開發利用的實際出發,貫徹落實省、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發揮本市的礦產資源優勢,統籌規劃、突出重點、加強勘查、集約開發、合理利用。以加快區域發展為主題,以合理開發利用和有效保護礦產資源為出發點,充分考慮礦產資源對本市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撐力和區域生態環境的承載力,規范管理、協調發展,堅持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產業布局,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和規劃宏觀調控作用,促進本市礦業經濟健康、有序和可持續發展。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保護優先、綠色發展的原則

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面落實生態文明建設總體要求,貫徹保護生態環境的基本國策,把綠色發展、生態文明理念貫穿到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和保護全過程中。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強化礦產資源開發合理布局和生態保護,正確處理保障發展和保護資源的關系,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實現礦產資源科學、有計劃的開發利用。

(二)堅持深化改革開放的原則

堅定不移推進改革,堅定不移擴大開放,加強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破除制約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的體制機制障礙,強化有利于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調動全社會積極性的重大改革開放舉措,持續增強發展動力和活力。

(三)堅持突出重點、體現特色的原則

堅持結合實際,體現懷仁市特色。懷仁市礦產資源規劃要發揮監督和管理的直接作用,在細化和落實省、市規劃的前提下,體現懷仁特色,對全市重要礦產資源的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做出全面部署安排,明確總量、布局、結構、時序和準入要求。著重研究金屬礦產的勘查和非煤重點礦區開發的突出問題,優化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布局、調整礦業結構、提高資源利用率。

(四)與上級規劃相銜接的原則

縣級礦產資源規劃應以省、市規劃為依據。本級規劃要服從上級規劃確定的開發利用和結構調整控制指標,不得突破上級規劃確定的規劃分區、礦區(床)最低開采規模指標,不低于上級規劃確定的礦產資源利用率和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和恢復治理指標。同時規劃必須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要求,執行國家有關標準和規范,并與本區相關專項規劃保持銜接。

三、規劃目標

(一)總體目標

優化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布局,實現找礦重大突破,全面提高礦產資源保障能力;礦產資源開發與保護有序合理規范,持續供應能力不斷增強,節約與綜合利用水平顯著提高,實現礦業結構轉型升級;現有大中型礦山全部建成綠色礦山,新建礦山必須達到綠色礦山建設標準;全面提升礦產資源宏觀管理能力,以市場為主導的礦產資源優化配置體系不斷完善。

(二)2025年目標

1.穩步推進礦產資源調查評價項目的實施,礦產資源勘查取得重大成果

提高國家級重點成礦(區)帶基礎地質調查工作程度,協助國家及山西省在懷仁市境內開展1:5萬盆地區三維地質調查(懷仁縣幅)。

2.礦業布局和結構進一步優化,礦業集中度和集約化水平進一步提高

繼續采取措施對煤炭、石灰巖開采總量進行調控,煤炭開采總量控制在2000萬噸以內,水泥用灰巖露天開采總量控制在200萬噸左右,建筑石料用灰巖露天開采總量控制在150萬噸左右。繼續進行資源整合,使煤礦個數保持在11個,鐵礦保持在1個,水泥用灰巖、建筑石料用灰巖等礦山減少到4-5個左右。

新建礦山嚴格執行最低開采規模和綠色礦山建設等準入條件。礦產資源開發納入區域礦業經濟園區,以資源深加工為主的礦產資源循環經濟工程覆蓋全市礦產資源集中開采區。礦產品產業鏈和產品鏈進一步延長,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大幅提高。

3.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進一步提高

主要礦產的開采回采率、選礦回收率、綜合利用率平均提高3-5個百分點。煤炭礦井采區回采率要求達到85%以上,原煤洗選加工率達到85%以上,煤矸石為主的固體廢棄物處理率達到85%。鐵礦礦區開采回采率達到85%,選礦回收率達到85%以上。

4.大力實施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礦山環境綜合治理工程

以綠色礦山建設為契機,建立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礦山環境治理恢復長效機制,完善礦山基金制度。建立起完善的礦山地質環境動態監測體系及礦山地質環境管理信息系統。礦山企業按照開發、保護、治理恢復責權相一致的原則,對新建礦區,要求高標準配套礦區生態環境治理設施,保證現有生產礦區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不欠新帳;礦山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礦山環境監督管理得到加強。

(三)2035年目標展望

規劃期提出的礦產資源調查評價目標基本實現,礦產資源調查評價與勘查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勘查程度明顯提高,礦產后備資源量較快增長,礦產資源保障程度顯著提高。礦產資源集約型開發利用方式完全建立,循環經濟形成規模,礦山三率考核指標體系得到較好實行,全部礦山達到綠色礦山標準。

第三章 ?礦產勘查開發與保護布局

一、礦產資源勘查開采調控方向

全面落實省、市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整體布局要求。本市境內礦產資源主要分布在西部,位于北信莊-鵝毛口-小峪口-大峪口-南家堡一線以西,面積約150km2。規劃期內,主要配合開展對境內地熱等礦產資源進行調查。礦產資源開發主要集中在西部山區,重點礦種為煤炭和石灰巖礦資源,其中煤炭資源開發主要集中在西部煤炭資源賦存區、大同煤炭規劃礦區內,石灰巖等非煤資源開發集中在西山煤炭賦存區的外圍。沿著礦產資源開發區,逐步形成以煤炭洗選、物流為主的煤炭集散地。提高煤炭資源就地利用率,降低固體廢棄物的排放;改善區域供暖條件,推動美麗鄉村建設。

二、礦產資源產業重點發展區域

(一)進一步合理開發煤炭資源

在已經形成的西部煤炭資源集中開發區,依托現有的11座生產礦山,加強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積極推進綠色礦山建設,規劃期末全部建成綠色礦山。

(二)推進規模化、集約化開采,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綜合考慮資源稟賦、開發現狀、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保護、安全生產、交通運輸半徑等因素,優先在集中開采區設置砂石土礦開采規劃區塊。加快推進以砂石土礦為重點的露天開采礦山專項整治行動,嚴格控制砂石礦山數量,提高砂石礦山規模化水平,按需投放一批大中型砂石礦采礦權。

(三)傳統產業新型化發展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使煤炭產業實現綠色發展,高碳產業實現低碳發展,積極籌建熱電聯供項目,不斷提升煤炭產業循環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三、勘查開采與保護布局

(一)勘查方向與規劃分區

1.能源資源基地

承接省、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建設晉北煤炭基地(NY001)朔州部分,主要礦種為煤。建設國際化現代化煤炭生產基地,把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穩定供應作為重要政治任務,統籌資源銜接平衡,推進產能合理布局,穩定煤炭產能產量,提高先進產能占比,提升煤炭生產效率和清潔供給水平。

2.國家規劃礦區

承接省、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懷仁市有1個煤炭國家規劃礦區,國家規劃礦區內勘查開采必須符合礦業權設置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和各項專項規劃的要求,對于國家規劃礦區范圍內可采資源量已經枯竭的,應及時注銷《采礦許可證》并依法關閉;對影響規劃區整體規模開采布局的礦山,不得再行擴大生產規模。

3.市級發證礦種集中開采區

承接朔州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開采礦種主要有建筑石料用灰巖和水泥用灰巖,分布于懷仁市境內西部山區。規劃期內劃定石灰巖集中開采區5個。

4.縣級發證礦種集中開采區

懷仁市礦產資源規劃中規劃期內劃定磚瓦用黏土集中開采區2個,建筑用砂集中開采區1個。

在集中開采區內,推進國家規劃礦區規模開采和集約利用,創新資源開發模式,實施礦業權設置區劃,優化礦山布局,鼓勵規劃區內大型礦山企業兼并整合中小礦山,通過聯合、改組、兼并、重組等方式走規模化、集約化經營的道路,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落實國家和地方各級政府規定的相關優惠政策,營造良好的開發環境,研究制定資源利用效率提高的獎勵制度,激發社會內在開發資源的動力,保障國家資源安全。

(二)探礦權設置區劃

根據《山西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和《朔州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懷仁市范圍內無探礦權區劃。

(三)采礦權設置區劃

1.開采規劃區塊劃分原則

根據礦產勘查開采分類目錄規定的第一類、第二類的礦產,以及按規定調整為第一類、第二類的礦產,依據資源賦存狀況、地質構造條件和勘查程度等劃定開采規劃區塊,即高風險礦產和低風險礦產達到詳查以上(含詳查)勘查程度并具備探轉采條件的礦區原則上應劃定開采規劃區塊。無風險礦種(第三類礦產)直接進行采礦權設置區劃。一個礦床原則上劃分為一個采礦權規劃區塊,一個開采規劃區塊范圍內原則上應設一個開發主體,歷史已形成的一個探明完整礦體分屬不同主體的多個采礦權,應制定合理可行的措施,保障規模開發。

2.開采規劃區塊劃分

本《規劃》只劃定了集中開采區,未劃定縣級開采規劃區塊。集中開采區內的采礦權投放前,應按照出讓時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要求,嚴格審查擬設礦區范圍的各類限制性條件和要素,并全面征求相關部門、單位的意見。在擬出讓采礦權符合凈礦出讓的條件時,按規定進行公開出讓。

朔州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中在大同煤炭國家規劃礦區內設置有砂石土類礦產集中開采區,但均未涉及已設煤炭礦業權的井田(或礦田)范圍,處于無煤區。當此類集中開采區內設置開采規劃區塊、進行采礦權投放時,在出讓合同中必須約定在其礦區范圍影響到省自然資源管理部門設置煤炭礦業權時,必須無條件退出

第四章 ?加強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

一、合理確定開發強度

(一)開采總量

煤炭開采總量控制在2000萬噸以內,水泥用灰巖露天開采總量控制在200萬噸左右,建筑石料用灰巖露天開采總量控制在150萬噸左右。

(二)礦山數量

承接《山西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朔州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2025年末,全市煤炭采礦權不再增加設置投放,煤炭采礦權數目控制在11座以內,要嚴格執行采礦權數量控制指標,原則上不得突破采礦權控制總量。

二、優化開發利用結構

(一)優化礦山開采規模結構

通過引導礦山企業規模開采和集約化經營,強化核心礦山企業的作用,鼓勵大型礦山企業強強聯合,收購、兼并、重組和改造中小礦山,提高礦業集中度和規模效益,促進大、中、小型礦山協調發展,重點抓好煤、鐵礦山的規模結構調整。

煤炭??2025年要繼續加大煤炭資源整合力度,進一步優化礦業結構和布局,煤礦個數保持在11個,90%的煤礦規模達到120萬噸/年以上,大集團煤炭產量達到全市的90%以上。

石灰巖??加強資源整合,擴大礦山開采規模。

根據本市石灰巖資源的賦存和當前的開采情況,整合現有的資源,適度擴大生產規模。

(二)提高礦山采選技術水平

礦山企業須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積極推行清潔生產和采用先進、適用的采、選、冶及深加工技術,鼓勵發展節能、節材、節水、降耗技術和工藝,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淘汰落后設備、技術和工藝,推動礦業走節約、清潔、安全和可持續的發展路,實現礦業經濟增長從追求數量和速度型向質量和效益型轉變。

非煤礦山要根據資源賦存條件,采用先進的開采技術,露天開采石灰巖,要采取分水平、分臺階開采,按質量分別堆放,達到優礦優用,最大限度提高資源利用率。

(三)改善礦產品結構

加快礦產品的綜合開采利用,實現單一產品向配套產品,低附加值產品向高附加值產品,高耗能(耗材)產品向低耗能(耗材)產品的轉化,使高質量、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礦產品比例顯著提高。

煤礦的大型礦井建設項目要與煤炭洗選、延伸加工、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同步實施。中小型礦井要集中建設群礦型大型洗(選)煤廠與重載列車相配套的快速裝運系統,實現煤炭集中洗選、集中裝運;煤炭深加工和資源綜合利用項目,要與煤礦和洗(選)煤廠建設統籌考慮,采取園區集中布置,焦化、發電、氣化、建材及其它項目同時入園,實現資源循環利用、污染綜合治理。

鐵礦產要延長下游產品的產業鏈條,采、選、冶、加一體化,各個環節集約化,提高其附加值和經濟效益。

加強非金屬礦產深加工產品的研制、開發,開拓新的應用領域。延長礦產品產業鏈和產品鏈,發展精、特、優、尖及環保產品。使全市資源優勢真正轉變為經濟優勢,礦產資源潛在價值得到最大化顯現。

三、嚴格規劃準入管理

新建礦山要符合最低開采規模、綠色礦山、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等準入條件。

(一)最低開采規模:在煤炭集中開采區內,新建煤礦最低開采規模不得低于120萬噸/年;在非煤規劃集中開采區內,石灰巖礦種露天開采最低開采規模不得低于50萬噸/年。除執行最低開采規模準入條件外,還須執行開采規劃區塊設置的準入條件,嚴禁大礦小開、一證多礦(井),嚴禁將完整礦床(體)肢解為零星小礦開采,杜絕亂采濫挖。

(二)綠色礦山:著力推進技術、產業、管理模式創新,按照綠色礦山標準體系和管理體制,研究形成配套綠色礦山建設的激勵政策。規劃期間,新建礦山必須達到綠色礦山建設標準。

(三)安全生產:新建礦山安全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并經主管部門審查、驗收通過。礦山企業的安全生產條件和安全設備、設施以及井上、井下通訊設施,應當符合有關安全規程,應當具備供水、交通、通訊、防洪等外部條件

(四)環境保護:環保設施要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應有經主管部門批準的環境影響報告書、礦山開發利用方案和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礦山環境恢復治理方案。對可以綜合開采、綜合利用的資源,必須有綜合開采利用方案。

四、強化三線管控

強化礦產資源規劃管理龍頭作用,進一步加強規劃對礦產資源開發調控作用,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市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簡稱三線)。生態保護紅線內,自然保護地核心保護區禁止礦業活動。除地熱、礦泉水開采外,城鎮開發邊界內不得新設置礦業權,已設置礦業權不符合礦產資源規劃的,要限期關閉退出。鐵路、高速公路、國道、省道、旅游公路兩側規定距離或可視范圍內不得新建露天礦山,已有礦山要依法合規限期關閉退出。

第五章 ?綠色礦山建設和礦區生態保護

一、綠色礦山建設

(一)加快推進綠色礦山建設

本市礦產資源分布比較集中于市域西部,具備了規模化開采礦產資源的基本條件。

發展綠色礦業、建設綠色礦山,以資源合理利用、節能減排、保護生態環境和促進礦地和諧為主要目標,以開采方式科學化、資源利用高效化、企業管理規范化、生產工藝環保化、礦山環境生態化為基本要求,將綠色礦業理念貫穿于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全過程,推行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實現資源開發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協調統一,為轉變單純以消耗資源、破壞生態為代價的開發利用方式提供了現實途徑。

懷仁市現有國家級綠色礦山1座,為山西朔州王坪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省級綠色礦山1座,為山西省朔州市小峪煤礦。

1.建設綠色礦山的基本原則

1)堅持政府引導。強化政策激勵,積極引導,組織做好試點示范,建立健全綠色礦山建設標準體系,有序推進。

2)落實企業責任。鼓勵礦山企業樹立科學發展理念、嚴格規范管理、推進科技創新、加強文化建設,落實節約資源、節能減排、保護環境、促進礦區和諧等社會責任。

3)加強行業自律。充分發揮行業協會橋梁和紐帶作用,密切聯系礦山企業,加強宣傳,擴大共識,加強行業自律。

4)搞好政策配套。充分運用經濟、行政等多種手段,制定有利于促進資源合理利用、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建立完善制度,推動綠色礦山建設。

2.建設目標

1)建立完善的綠色礦山標準體系和管理制度,研究形成配套綠色礦山建設的激勵政策。

2)到2025年,全市所有礦山成為綠色礦山,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水平顯著提高,礦山環境得到有效保護,礦區土地復墾水平全面提升,礦山企業與地方和諧發展。

3.綠色礦業發展的目標

1)礦區積極開展節能降耗、節能減排工作,節能降耗達國家規定指標。

2)采用無廢或少廢工藝,三廢排放達標。礦山選礦廢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0%以上或實現零排放,礦山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國內同類礦山先進水平。

3)嚴格執行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礦區及周邊自然環境得到有效保護。

4)制定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方案,目的明確,措施得當,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水平明顯高于本區域平均水平。重視礦山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杜絕重大地質災害發生。

(二)建設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

1.煤炭開發利用

依托山西朔州王坪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山西省朔州市小峪煤礦綠色礦山的建設經驗,借鑒國內同行業煤炭開采模式,提高煤炭開采技術水平、開展廢棄物綜合利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促進環境保護。

1)開展科技創新與成熟技術推廣應用

堅持技術創新、優質高效的生產理念,鼓勵自主創新采煤技術,不斷加大技術創新的投入。淘汰落后生產工藝,推廣應用放頂煤一次采全高先進開采工藝,探索沿空留巷、無煤柱式開采等先進采煤技術,提高煤炭資源開采回采率。

2)發展循環經濟

樹立循環經濟、吃干榨盡的理念,發展朔州煤電固廢循環綜合利用工業園區,生產煤矸石制磚等建筑材料。加強煤礦聯營,發展低熱值煤炭發電的熱電聯供產業。減輕煤礦開采污染的同時,延長煤炭產業鏈,增強煤炭產業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促進市域經濟穩定發展。

3)加強環境污染防治

按照黑色煤炭、綠色開采的理念,積極推廣煤礦的產煤不見煤綠色開采模式,加快煤炭企業運輸、篩選、倉儲整個系統的全封閉改造,減少原煤對環境的污染。對室外轉載點、裝車點等進行高空旋轉噴霧降塵,減少粉塵污染。

4)推進節能減排

對高耗能設備進行淘汰更新,嚴格在運輸系統、井下主排水系統、運銷系統用電執行躲峰填谷措施,對大型固定主耗能設備進行變頻、無功補償以及遠程自動控制等節能技術改造。推廣使用節能新設備,通過引進、推廣使用節能新產品、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提高節能成效。大力開發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利用。

2.石灰巖礦

依托大同煤礦集團建材有限責任公司等大型企業,開展石灰石等石灰巖廢石綜合利用,加強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工作。

1)開展廢石綜合利用

鼓勵利用石料廠廢石、廢料,生產建筑骨料和機制磚,鼓勵資源綜合利用,逐年消納歷史堆存的廢石,減少礦山固體廢棄物的堆存量。實現當年剝離廢石零排放,減輕礦山環境壓力,促進環境保護和治理。

2)控制開采揚塵污染

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揚塵,采用潛孔鉆除塵、布袋式除塵器、密閉揚塵點、灑水降塵、控制爆破揚塵等方法處理,減少揚塵對環境的污染。

3)加強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

嚴格按照邊生產、邊治理的要求,對開采礦山進行土地復墾恢復。根據礦山地質環境承載力能力,合理設置礦山生產規模。加強礦山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管理,提出減緩措施,降低生態破壞程度。

3.鐵礦

規劃期內充分借鑒國內同行業鐵礦采選模式,進一步提升鐵礦高效開發和綜合利用技術。

1)開展相關技術研發與應用

結合礦區的實際情況,采用國內外成熟、先進的技術、生產工藝及設備,提高低品位鐵礦石選礦回收率。

2)發展循環經濟

改造砂石料生產線的工藝設備,開展鐵礦尾礦、廢石循環利用,利用選礦廠、原料廠、尾礦庫的尾礦生產建筑用砂,提高廢石處理能力和礦石回收能力,實現礦山經濟和環境效益最大化。

、礦區生態保護修復

新建(改擴建)礦山要嚴格綠色礦山準入管理,進行資源開發的經濟與環境效益的綜合評估,必須選取有利于生態保護的開采技術和工藝。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礦山環境恢復治理、三同時、土地復墾制度,并提出對當地居民生活飲用水源、水利工程的保護方案,按照誰開發、誰保護,誰污染、誰治理,誰破壞、誰恢復,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加強礦產資源開發全過程的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和綜合防治。

生產和新建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義務人為礦山企業,治理恢復費用列入生產成本。嚴格監管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與土地復墾方案實施,從源頭上預防礦山開采破壞地質環境。繼續做好礦山地質環境動態巡查工作,完善礦山企業填報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情況制度,防止或最大限度地減輕礦山開采活動對地質環境的影響和破壞。嚴格閉坑管理,閉坑礦山應達到國家或山西省資源、環境和土地復墾有關要求,方能批準閉坑。完善并簡化閉坑礦山治理和復墾驗收程序,加快推進礦山閉坑工作。推進礦山企業邊生產、邊治理,力爭實現每年治理恢復面積與新增損毀地質環境面積基本相等。

加強礦產資源開發過程中的環境保護,最大限度減少或避免因礦產開發而新增、引發的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禁止在劃定的各類禁采區范圍內開采礦產資源(不包括水資源),禁止新建對生態環境產生不可恢復利用的破壞性影響的礦產資源開采項目;禁止在環境容量不足地區發展煤化工。

加大礦山建設生產期間的環境監督管理力度。礦山安全設施、礦山環境防治工程與采礦主體工程同步進行、統籌兼顧、合理布置,各項工程設施、施工完工后各項設施一并驗收,合格后方可投產和投入使用。礦山開采實行環境一票否決制,明確其責權制,應邊開采邊復墾。同時應建立健全礦山環境監測體系和礦山地質災害防治預警信息系統,加強礦山地質災害的預測與預報。

現有礦山企業必須依法履行地質環境保護與礦山環境恢復治理、土地復墾等義務。建立礦山地質環境、土地資源破壞監測、報告和監管制度,加強對采礦權人履行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義務情況的監督檢查,對違反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規定,造成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的,要依法查處,責令限期整改、達標,并按國家規定給予補償;逾期不能達標的,實行限產或者關閉。

以礦產資源集中開采區內的大、中型礦山為重點,由省、市(地)、縣各級自然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督促礦山企業對礦區內的地質環境進行監測,建立礦山地質環境監測網絡。制定綜合的、科學的閉坑計劃,提高礦山環境恢復水平。

以歷史遺留礦山及國有大、中型生產礦山為重點,落實大同煤礦礦區礦山生態重點保護修復區,努力構建政府、企業、社會共同參與的礦山綜合治理新機制和新模式,積極探索礦山地質環境綜合治理與旅游、養老、種養殖等產業融合發展。

建立閉坑礦山環境審批制度,明確閉坑礦山環境達標要求。礦山閉坑前必須進行礦山環境影響評估,并由自然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相關部門進行礦山環境治理工程初步驗收。1年后,由自然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相關部門依據相關標準進行最終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批準閉坑。對于驗收不合格的礦山企業,由自然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治理;逾期仍不合格的,由自然資源管理部門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單位實施治理,治理費用由采礦權人承擔。

第六章 ?重點項目

一、礦產資源總體規劃

落實《山西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朔州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中的山西省懷仁市新家園地熱資源預可行性勘查項目和涉及朔州市轄區的全省煤礦瓦斯抽采全覆蓋工程、自然資源調查監測與保護重點實驗室2個重點項目,重點推進大同焦煤有限公司新建300萬噸/年礦井及配套洗煤項目。

二、生態修復

1.落實《山西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2035)》,本市屬晉北高原礦山生態修復重點區。本市是大同煤田主產區,煤炭開采時間長且規模大,長期的資源開采造成地表破碎、植被損毀、水土流失等生態問題,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環境亟待治理修復,采煤對地下水的破壞和造成的地質災害沒有得到徹底治理。歷史遺留廢棄礦山采用人工輔助和生態重塑措施,實施地貌景觀重塑、土壤重構、植被修復重建,恢復礦區生態系統質量和功能。

2.根據《朔州市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規劃(2018-2025)》規劃期內劃定1個重點治理區和1個一般治理區。

?

第七章 ?環境影響評價

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必然會對環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且影響比較復雜。由于礦產資源種類繁多,不同的礦種、不同的開采方式對環境的影響各異。

一、環境影響分析

(一)環境質量影響

礦山開采過程中的大氣污染物主要是開孔鑿巖、爆破、剝土裝卸、廢石堆放等產生的粉塵,其影響范圍在1km以內。在采取有效抑塵措施、堆場合理選址的前提下,對周邊環境影響較小,區域環境空氣質量基本可維持在二級水平。

露天開采的石灰巖類礦山、粘土礦山對地下水水資源和水質的影響均較小;井工開采的煤炭資源對地下水資源和水質的影響較大。

絕大多數開采區塊遠離居民區,且一般有山峰、林木等作為屏障,礦產運輸等對路邊村莊聲環境的影響也不大。因此,整體來看,實施過程中對聲環境的影響較小,聲環境質量易達標。

(二)生態影響

礦產資源開采對所在區域土壤、生物多樣性、群落演替、生態系統、景觀格局等均有一定程度的不利影響。在對工程項目加強監管、合理布局的情況下,這些負面影響比較有限。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生態景觀整體質量將不會出現大的下降或損失。

本市礦業產值在全市工業產值中占有較高比重,經濟社會的發展對礦產資源的開發有一定的依賴性。為了將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很好地統一起來,對礦山最低開采規模、開采總量調控指標進行了強制性規定;對礦山準入條件做了嚴格要求,可滿足本市資源環境承載力的要求。只要嚴格按照規劃實施,可使礦山環境得到有效保護,礦山企業與地方和諧發展,實現礦山的科學發展、安全發展、綠色發展、協調發展。

二、環境影響減緩措施

(一)強化環保意識,準章守紀。礦產資源的開發必須依法提交開發利用方案、環境影響評價、水土保護方案、土地復墾方案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礦山環境保護設施與主體工程要嚴格實行建設項目三同時制度。新建礦山,在辦理采礦許可證時,必須提交礦山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方案,方案中應包括對礦山環境的破壞等進行預測和綜合治理措施。各級自然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要依據審批的礦山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方案,對新建和生產礦山在建設、生產、閉坑全過程進行礦山生態環境保護監督檢查。

(二)加強礦山地質環境監督管理,加大執法力度。將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具體落實到各礦山企業,如有違法嚴格追究其責任。

(三)規范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管理,督促礦山企業切實履行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義務。

(四)推廣綠色采礦技術的開發與應用,積極倡導共伴生礦產、尾礦和廢石的綜合開發利用。

(五)持續推進礦山地質環境綜合治理、土地復墾和礦山復綠,提高礦山地質環境綜合治理水平。

(六)加大綠色礦業建設推進力度。貫徹落實綠色礦山建設體系和綠色礦業建設考核制度,明確礦山企業目標、任務和責任,加速規模以上礦山企業綠色礦山建設。

第八章 ?規劃保障措施

本《規劃》報朔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批準,經懷仁市人民政府發布實施,必須嚴格執行,不得擅自修改。在《規劃》實施過程中。由于社會發展需要,確需對《規劃》進行調整的,由編制機關按有關規定提出申請,報原審批部門批準。

一、建立完善規劃實施目標責任考核制度

建立完善《規劃》實施目標責任考核制度,明確管理職責,落實分解《規劃》各項目標任務,明確各有關部門在實施規劃中的職責,各司其職,責任到人,確保礦產資源規劃在本行政區域的貫徹實施。

二、健全完善規劃實施審查制度

建立健全礦產資源規劃審查制度,明確職責,必須按照礦產資源《規劃》,嚴格審查礦產資源調查評價、勘查、保護和開發利用等項目。嚴格把關,按照《規劃》要求的內容進行審查,對不符合礦產資源規劃的項目,不得批準。

三、定期開展規劃實施成效評估

為掌握《規劃》實施進展,定期開展《規劃》實施成效評估,客觀評價規劃目標、重點任務、政策措施等落實情況,總結找礦突破、礦山布局和規模結構調整、資源利用效率和水平、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和土地復墾進展和成效,發現并分析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推動規劃實施、服務找礦突破、加快礦業發展方式轉變和礦業領域生態建設的意見建議。

四、加強規劃實施情況監督檢查

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必須加強對礦產資源規劃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對發現違反礦產資源規劃勘查、開采礦產資源的,應責令其限期改正;對造成礦產資源破壞的,要堅決依法查處。 上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必須加強對下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組織實施礦產資源規劃情況的監督檢查。

五、提高規劃管理信息化水平

根據山西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編制要求,按照最新的礦產資源數據庫標準和礦產資源規劃數據庫建設指南,做好規劃成果的信息處理。在規劃編制的同時,同步完成規劃數據庫建設,以便礦政管理工作人員對規劃管理信息系統的查詢與分析,實現礦產資源總體規劃實施情況的實時監督,實現自然資源一張圖 管理,提高礦產資源規劃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附件:
相關解讀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本網站已支持ipv6網絡 主辦單位:懷仁市人民政府
聯系電話:0349-3022560 技術支持: 朔州市電子政務技術小組
晉ICP備18014241號-1 網站標識碼 1406240003 晉公網安備 14062402000012號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幕精品 _久久狠狠婷婷_黄色精品一区_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一区视频|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美女| 亚洲激情成人在线| 1769国产精品| 亚洲激情网址| 校园春色综合网| 蜜臀99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软件| 欧美日韩免费观看一区|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奶水| 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一区二区欧美精品| 午夜欧美精品| 国产精品99免费看| 亚洲国产婷婷香蕉久久久久久99| 在线综合亚洲| 欧美日韩在线播放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视频1区| 欧美激情中文不卡| 国产精品theporn88| 欧美一区激情| 亚洲一区制服诱惑|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奇米网| 国产精品都在这里| 欧美激情综合亚洲一二区| 久久精彩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mv| 亚洲综合久久久久| 欧美午夜三级| 亚洲专区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在线免费观看| 日韩网站在线| 国产精品一级|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狠狠色香婷婷久久亚洲精品| 香蕉久久夜色| 亚洲大胆av| 欧美午夜在线| 免费黄网站欧美| 亚洲一区二区av电影|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