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青少年勞動技能與智能設計大賽,作為聚焦“人工智能+勞動教育”的國家級綜合性賽事,通過“智能設計”“傳統技藝數字化”“產教融合創新”三大核心賽道,全方位呈現新時代勞動教育的轉型實踐成果,對于推動我國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促進產業升級具有深遠意義。目前,大賽決賽正在懷仁市第三中學如火如荼地進行。來自全國33個省市區近萬名選手齊聚一堂,懷揣著對勞動技能的熱愛與追求,在為期一周的賽程中展開激烈角逐,共同展示新時代技能人才風采。

大賽期間,懷仁市第三中學的校園里充滿了濃厚的創新氛圍。選手們進行反復測量與精心拼接,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仔細推敲和精準把控,每一個步驟都凝聚了智慧的結晶和創新的火花。高超的技藝和非凡的創造力,充分展現了新時代青少年的勞動精神與創新意識。懷仁市城鎮第六小學校學生生潘春穎說道:“這次參賽最大的感受是動手又動腦,從設計方案到實際操作,每一步都得反復試錯不僅學到了勞動技能和智能設計的知識,更體會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性,也讓我明白勞動不只是動手,還能結合智慧創造價值,以后會更愿意在生活里嘗試用所學解決實際問題。”

本次決賽以“智能驅動、創新實踐”為核心,緊緊圍繞國家戰略需求和新興產業方向,設置了綠水青山——無碳小車、負重致遠——創意結構、君子六藝——智能機器人等10個比賽項目,覆蓋了當前產業發展的核心技術領域。

懷仁市城鎮第二小學校學生孫紫碩參加完比賽后,向記者分享了她的感受:“我們這次小學高年級組的比賽項目主要是圍繞輕量化,高承重的創意結構設計的,比賽的過程雖然緊張,但也充滿了樂趣。我們小組分工明確,大家齊心協力,比賽結果只是參考,更重要的是我們在過程中學到了很多東西,比如團隊協作、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

據了解,懷仁市18所學校78個組194名學生參加了此次比賽,決賽場上,孩子們用智慧火花點亮設計的藍圖,用雙手賦予材料以承重千鈞的力量,懷仁市已然成為一片孕育未來創造者的熱土。

作為此次決賽的承辦地,為了確保比賽的公正性和專業性,懷仁市精心挑選并組織了60名經驗豐富、業務精湛的中小學教師擔任裁判工作,同時,還積極招募了60名熱心公益、責任心強的志愿者,統籌公安、民警、消防等后勤力量,全部投入到賽事的各項服務工作中,確保整個賽事能夠在高效、有序的環境中順利進行。

近年來,懷仁市始終堅定不移地將教育事業置于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始終堅持以教育為基礎、科技為支撐、人才為核心,緊緊圍繞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的戰略布局,全面系統地提升教育質量和水平,深入推進科技創新和研發,積極推動產業協同發展和共興,逐步構建起了一個教育、科技、產業、人才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協同發展的全新格局。

懷仁市第三實驗小學老師苗艷玲向記者介紹:“我們學校平時比較重視學生實踐能力培養,開設了智能制造,手工制作等一系列的勞動技能課程,并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類技能大賽,連續兩年在省級技能大賽中獲得了一等獎,這次比賽我校派出了10名參賽選手,希望他們可以拿到一個好的名次。”

本次賽事的成功舉辦,是懷仁市深入貫徹落實國家人才強國戰略、積極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同時也將為該市的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一股強勁的技能人才動力,進一步夯實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方面的堅實基礎,為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全國青少年勞動技能與智能設計大賽不僅是一場技能的比拼,更是一次生動的教育實踐,它在無數年輕的心靈中悄然播下了熱愛科學、崇尚勞動、勇于創新的種子。隨著決賽的深入,這場貫穿人文精神與科技鋒芒的青春盛宴,不僅為懷仁標注了全國勞動科技教育新坐標,也為強國建設播撒下一片創新的星火,將持續見證中國青少年從勞動中淬煉智慧、于協作中開創未來的蓬勃力量。(趙萬洋?熊質斌)